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世界通讯!北宋为什么收复不了燕云十六州?

自北宋建立以来,他们一直渴望重新占领燕云十六州,因为这个地区对于中原王朝至关重要的战略位置。该地区是中原王朝防御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防线,一旦失守,游牧民族的骑兵便可直接进入中原地带,对中原王朝造成极大的威胁。对于北宋来说,可以取得无数的胜利,但只要失败一次,游牧民族的骑兵就会进入中原腹地,对都城的安全形成严重的威胁。北宋建立之后,曾数次北伐,但始终未能收回该地区。

范阳成德、魏博三镇分裂

安史之乱之后,大唐朝廷实力大损,在河北形成了范阳(幽州、卢龙)、成德、魏博三镇的分裂格局,这些地方和大唐之间,时而投靠,时而造反,彼此之间也时常发生战争。而幽州那边,则更加的混乱,节度使更迭不断,内部的竞争也更加的激烈。唐代灭亡后,幽州节度使刘守光称帝,创建了“桀燕国”,却被后唐的“沙陀”人李存勖给灭了。


(资料图)

将燕云十六州割让契丹

李存勖建立后唐后,虽曾多次与契丹交战,但幽州一带仍为契丹势力所控制。后唐末代皇帝李从珂登基后,派石敬瑭担任河东节度使,后来又派了一名武将。石敬瑭因怀疑大明皇帝对自己的猜忌,遂起兵造反,请求契丹帮助。契丹派兵支持他,帮助他建立了后金朝,并与他结拜为父子。而938年,石敬瑭同意了契丹人的条件,割让了燕云十六州,这也结束了两国之间长达数年的战争。此后,石敬瑭每年向契丹人缴纳贡品。如此一来,契丹的势力便延伸至长城之地,中原朝廷也就失去了一道天然防线可以抵御北边的草原人。

与辽国达成休战协议

北宋建国后,赵匡胤、太宗赵光义等人对燕云十六州怀有强烈的夺回之心,屡次派遣使节赴辽谈判,均被其婉拒或敷衍。宋太宗又亲率大军北上,企图一鼓作气夺回燕云郡,在高梁河畔(今天北京西直门外)一场激烈的战斗中,被射成重伤,被迫退兵。随着宋太宗驾崩,宋真宗即位,与辽的关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在景德元年,宋真宗前往辽国边境的澶州北城,与辽国达成了停战协议。这场重要的和平谈判被后人称为“澶渊之盟”。自此以后,宋辽两国的边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持着相对的安定,但十六州地区已不可能再被夺回。

签订“海上之盟”

宋真宗以后,历代君王在对待燕云十六州上,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宋仁宗年间,辽国因耶律乙辛之乱,曾借此兴师问罪,出兵讨伐,但未见成效。宋英宗年间,由于金国的兴起,宋辽金之间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起来,宋曾与金国结成联盟,并于宣和四年(1122年)签订“海上之盟”,以消灭契丹所建辽为条件,交换燕云国十六州为条件。因此,燕山府路与云中府路被宋氏定下。

内乱不断,未能如愿

但没过多久,金人便撕毁盟约,向宋朝进犯,并于靖康元年(1126年)将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擒下。这一事件被称为“靖康之变”。赵构自靖康之变后,南渡南宋,与金,人展开了一场历时百年的抗争。南宋虽曾尝试过夺回燕云十六州,但因国力不济,内乱不断,未能如愿。燕云十六州,一直到元代灭亡才被汉族重新夺回。

因此,在此基础上分析,燕云十六州未能夺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的军事和外交的压力,也有内部的政治和文化的障碍。燕云十六州的失守,对北宋而言,可谓是一种极大的打击,不但丧失了抵御北边草原的天险,而且还丧失了一块物产丰富、战略要地。到了大明初年,汉族王朝才最终收复了燕云十六州,才彻底终结了这一段长达百年之久的异族统治。

标签: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