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郧阳区“党建+农村互助式养老” 探索养老“幸福密码”|焦点热门


(相关资料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王贤文 王世成)“在这里一天三顿饭不用发愁,顿顿有肉、有青菜、还有汤,吃得很好,感觉越过越幸福,党的政策真是好啊。”近日,走进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杨溪铺镇鲍沟村互助式养老服务中心的食堂,满满的幸福感扑面而来。只见工作人员和老人们一起,一边拉家常,一边包饺子。在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的氛围中,不一会儿,一盘盘白白胖胖的饺子就摆满了托盘。

今年以来,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将推进实施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强化党建引领,深挖资源潜力,增强造血功能,提升服务能力,大力推广黄柿坪村“服务对象互助、对象家属资助、社会力量帮助、村级组织补助”互助养老模式,积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推动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

规范标准建场所。村级党组织牵头,采取“现有设施提档一批、集体闲置房屋改造一批、空巢孤寡老人合伙居住解决一批、闲置民房租赁一批”的方式,拓展互助式养老服务功能。每个互助式养老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设置休息床位不低于10张,满足休息照料、助餐供应、文化娱乐、简单康复、精神慰藉等基本需求,设置日间休息室、文化娱乐室、书画阅览室、健身康复室和厨房等场所,通过调剂集体土地就近配备一定规模的菜园。

谈起互助式养老服务中心的可持续运营,鲍沟村党支部书记沈先贵介绍到,运营管理服务机制围绕老人需求设计,通过“家庭承担一点、政府支持一点、村里补贴一点、社会捐助一点”等形式多层面筹集建设经费,通过设立公益性岗位、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探索互助养老服务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发动村民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团体、爱心企业、社会乡贤、志愿者等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实现共谋共建、服务持续、低成本的运营模式。

因需设计定功能。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结合不同区域的特点,根据老人需要,互助式养老服务设施与医院、卫生室开展签约服务,按相关规范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康复理疗等卫生服务。因需设置独立康复室,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利专业的康复服务,互助式养老服务中心具备全托、日托、喘息照料等功能,融合志愿服务、医养结合、智慧养老等多种要素,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互助式农村养老服务新模式。

“以前在家吃饭经常是能凑合就凑合,剩菜剩饭热了一遍又一遍,用火用电也很不安全。简单的一日三餐,不仅成了外地打工的孩子们的牵挂,更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现实难题。现在好了,吃饭有保障,娱乐有场所,饭后打打牌、看看电影、和老邻居们聊聊家常,真是太幸福了!”76岁的老人石光华高兴地说。

强化保障优服务。村级党组织积极发挥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担负建设主体和日常管理职责,在每个养老服务中心配备2名以上有照料服务经验且相对固定的公益性岗位服务人员,结合实际制定服务人员职责、互助公约、健康档案管理制度、财务公开管理、积分管理等管理制度规范。根据老年人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按程序合理确定群众可接受的收费标准。每天安排志愿者免费为高龄、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助餐、送餐等服务。成立互帮互助小组,对于老年人,实行身强帮体弱、低龄帮高龄,搭配安排老人住宿,相互安全提醒照顾。闲暇生活开展文娱活动,共同参与部分轻体力劳动,真正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安。

在黄柿坪村互助式养老服务中心,村里70多岁的木匠杨大爷,在帮助修理桌椅板凳的同时,还会教老人们打陀螺;50多岁的龚阿姨每天帮助年迈且腿脚不便的刘奶奶到食堂打饭,帮助他人的同时她也可以获得积分,兑换现金和商品;有的老人会农活,便可选择到菜园干活,既锻炼了身体,又充实了生活;有的老人会手艺活,便可教其他老人穿针引线、绣这绣那……

据悉,该区坚持示范引领,试点先行,力争2023年新建互助式养老服务中心示范点39个,实现功能配套完善、内部管理规范、常态常效运行的目标,着力打造服务更有温度、覆盖更有广度、保障更有力度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乡村振兴工作提质增效。

(作者系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委组织部)

标签: 服务中心 湖北省十堰市 服务人员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