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焦点简讯:挤兑只是银行暴雷的开始

导语

信用坍塌只是开始……

继美国硅谷银行暴雷之后,瑞信也崩了,银行挤兑风波开始发酵,开始席卷华尔街及全球,再次引发了市场的惶恐情绪,投资者开始意识到这可能是他们面临的又一次“金融危机”。


(相关资料图)

虽然在下文中会描述风险传导路径,但在这里止不住吐槽一下:瑞士当局要求减记瑞信160亿瑞士法郎的“额外一级资本债”,毕竟在破产程序中股票的偿还优先级是低于债券,现在股东尚能获得32.4亿美元,而“额外一级资本债”却一无所有。虽然市场给与了足够反应——欧美股市跌幅持续扩大、亚洲银行股债双杀、黄金现货上破2000美元/盎司,及欧盟监管部门迅速发声安抚,但“金融就是个信任游戏”,这只是隙大墙坏。

银行风波开始发酵

自3月8日硅谷银行暴雷后,银行风波持续发酵。就美国而言,已经倒闭的硅谷银行、签名银行资产规模已经可以排在美国倒闭银行规模的历史前十水平。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倒逼银行的资产规模已经接近08年水平,这暗示银行体系的信心危机正在发酵,投资者信心正备受煎熬,未来风险是否会继续放大,波及更多的机构呢?

为了维护市场信心,瑞士央行通过抵押贷款及其他短期流动性支持方式为瑞信集团提供500亿瑞士法郎的流动性支持。瑞士政府、监管当局及瑞士央行一直在促成瑞信集团的收购案。

可以看到在本轮银行风波中,监管部门的反应是十分迅速的。硅谷银行在遭遇储户挤兑到所有存款转至过渡银行只用了5天。瑞信集团风波中,从审计机构给与财报否定意见引发抛售到宣布完成收购也不足一周时间。到美联储联合加拿大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欧洲央行、瑞士央行发布联合声明,将原来每周开展的央行流动性互换提升至每天,一定程度上去缓解海外金融机构因流动性枯竭而带来的抛售压力。

那么在监管机构如此迅速行动下,风险是否还会继续传导呢?

风险还在传导

预计欧美银行挤兑风波还未结束,毕竟作为风险事件催化剂的评级机构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旦遭遇评级机构下调评级,则会引发部分机构抛售资产。在本轮银行风险中,我们也看到评级机构的动作。首先是穆迪公司下调整个美国银行体系评价,并将第一共和银行等多家银行加入观察名单。如果未来评级机构下调金融机构评级,这带来的交易对手限制,无疑会削弱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目前,市场的关注点还集中在瑞士,但德国最大商业银行德意志银行(德银)也引起了信贷市场的关注。在欧洲银行之中,五年期信用违约互换(CDS)单日波动最大,利差扩大幅度远超瑞银;同时它也因收入在过去十年中出现常态性环比下降,受到得过银行监管机构的监管;最后即使它近两年业绩有所反弹,但在同期欧洲银行股反弹潮中,德银走势是严重落后于同业的。

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

3月20日,在美联储FOMC会议前夕,高盛表示,由于银行系统的压力,FOMC将在本周会议上暂停加息,毕竟当前的通胀并没有去年夏天那么紧迫,短期通胀已经大幅下降,长期通胀还保持稳定。

但何时停止加息呢?

从这几天金融市场的表现来看,市场已经在定价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缩周期的结束。但我们预期美联储本月依旧会选择加息,毕竟美联储不会在风险暴露初期立即降息,否则带来的道德风险无法估量。

那么,本轮加息终点在哪里呢?预计只有金融市场——美股,大幅回调才会出现货币政策的转向。毕竟美股一旦出现调整,就证明美国经济出现明显衰退——美联储的加息已经严重抑制总需求或者金融风险已经传导至实体;或是金融机构频繁暴雷导致投资者风险快速回落。

当前,美国破产银行规模占比已上升至1.5%,这将大幅影响银行信贷投放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预计信用利差将会大幅走阔,叠加银行提高放贷标准,企业融资难度大幅增加,实体经济由此转弱,美国经济大概率处于衰退。但好在过去十余年高杠杆主要运用于金融体系,并未涉及实体部门,因此即使爆发流动性危机,也不会酿成系统性风险,只要美联储等央行适当的调整货币政策就能够化解。

因此,美股的适度回调,带来美联储政策转向,那么全球资本或许可以此一搏。

结论

硅谷银行和瑞信集团只是冰山一角,当下的银行挤兑风波本身反映的是美联储快速、大幅加息导致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通胀仍高、失业率仍低,美联储不会在风险暴露初期立即降息,否则会有道德风险。

(文章来源:红塔期货)

标签: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