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
这些年,我前前后后追过不少“爱豆”,见证过万众瞩目的“顶流”崛起,也曾为“十八线糊咖”做过应援。几次真情实感追星后,才恍然大悟:饭圈模式实际上高度同质化,无论粉上谁,你都将面临相似的话术表达,共享同一套底层逻辑。
本以为自己早已“群星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可当几个月前遇上热播剧男主,看他从多年蛰伏到一鸣惊人,被高捧着推入流量场,我还是一股脑地扎了进去。回头看来,成为他粉丝后所经历的一切,恰能成为如今饭圈的缩影。
追星最开始的快乐都是高浓度且纯粹的。剧播期间,数不尽的采访、综艺和“糖点”刺激多巴胺大量分泌,让我的心脏像气球一样膨胀,快乐得仿佛要飞起来。第一次线下接机那天,我精心挑选了衣服,化了妆洗了头,像是要去赴一场盛大的约会。
剧播结束后,饭圈的真正“战争”才刚刚开始。狂欢落幕,一切行程回归常态。我的小“爱豆”一样面临着播放量、带货量、艺人新媒体指数等一系列数据榜单的考验。“饭圈”粉丝永远活在竞争与比较中,比实绩,比排名,“让他的排名更靠前一点,拥有更多的商业影视资源”成为不少粉丝行为的出发点。
为了维系粉丝活跃度,不定期开展赛博“团建”是圈内的常规操作。“团建”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需要数据的场合,尤其是有“对家”在的地方。前段时间,我的小“爱豆”有部电影要发布宣传片,这是他走红后的第一部作品,同组的还有另一家“顶流”。这是一场荣誉之战,追星群里的小姐妹一个个都是摩拳擦掌,早就做好了在官微下“控评”的“团建”部署,铆足了劲要给他排面。群组里,大家的行动逻辑也很简单:“别家都在冲,你不冲,哥哥的数据怎么会好看?”
不难发现,泛数据化逻辑早已在饭圈占据主导。数据代表着“爱豆”的流量,成为社会影响力和商业价值的体现,而粉丝的数据实力直接影响偶像未来的发展。为了争夺数据热榜第一,粉丝自愿成为“数据工人”,即使是到处复制粘贴毫无意义的话语,能够让超话排名再多爬升一位也心甘情愿。而“团建”的集体行动模式,也会让每个参与其中的粉丝个体感到与有荣焉。
在这种看似约定俗成的规矩下,粉丝群体沦为被压榨的免费劳动力,其背后是一些娱乐公司及其代理人对粉丝情感劳动的利用。
我记得,剧播期间,我们家小“爱豆”的后援会曾主动呼吁粉丝不要“控评”,以创造健康的讨论环境。然而终究顶不住饭圈大环境“内卷”的压力,最终不了了之。“团建”时大家都热血沸腾,而当热情退却,你会发现所有的爱与奉献,最终都为社交媒体的日活数据做了嫁衣。
若是“团建”中的摩擦升级,便有可能演变为网络骂战。很多时候,饭圈的底层逻辑就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比如先行者与后来者,老牌“顶流”与流量“新贵”的粉丝之间的剑拔弩张。比如,若某明星粉丝在网络上发表了对于其他明星的不当言论,后者的粉丝发现之后予以反击,事态随后便可能扩大,演变为集体骂战,最终以明星团队出声明甚至是发律师函告终。
粉丝们长期处于高度密集且单一的信息环境中,在信息茧房的作用下,饭圈冲突往往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状态。不要说圈外公众,恐怕同属一个饭圈的粉丝也很难通过“互撕”来判断是非曲直。骂战不再以发现真相、明辨是非为目的,而是一种集体情绪的盲目释放,甚至成为一种社群动员机制,成为巩固粉丝身份认同的重要手段。这种普遍且密集的骂战往往伴随着谣言的传播和激烈的人身攻击,不但污染网络环境,甚至会蔓延至现实生活。
饭圈“互撕”一旦开始,粉丝们便会忙于“澄清”,监控舆论走向。每个参与的粉丝都忙到昏天黑地、精疲力竭后,或许没有人还记得一场蔓延了几天的战火,最开始的导火线可能仅仅是一次“撞衫”。
在高度同质化的饭圈模式中,我发现,“团建”“虐粉”已成为饭圈进行情感动员的一种手段。在单一且密集的饭圈叙事中,粉丝被塑造为“爱豆”的“唯一拯救者”角色,通过渲染英雄主义情怀,刺激粉丝的养成与竞争心理,增强粉丝黏性。而这种情感联结,本质上是以“团建”之名动员粉丝开展数据劳动,将粉丝价值解构为虚拟流量,成为日日供给数字平台的养分。更为严重的是,在突发紧急状况下,情绪化、不稳定的粉丝圈更容易脱离控制,出现“人肉”网友、网络暴力等非理性行为。
很多时候,身在局中的粉丝难识庐山真面目,但若跳出饭圈思维再看,就会意识到:爱的表达方式从来不止一种,粉丝也不应背负决定“爱豆”星途的责任。你的追星体验,完全可以由自己做主。
(责任编辑:张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