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火线救援》:见自己,见众生

11月9日,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与上海消防救援总队战略协作、共同拍摄制作的国内首部贴身跟踪拍摄消防员的系列纪录片《火线救援》将在东方卫视、百视TV、哔哩哔哩、腾讯视频同步播出上线。纪录片中,观众不仅将看到许多惊心动魄的救援时刻,也将看到饱含情感的个人故事,以及对上海城市管理的真实记录。开播之际,晨报记者专访了《火线救援》的总导演郭静与柯丁丁。

2021年2月8日,上海普陀区宜昌消防救援站提前吃年夜饭并开启网络直播,不料刚开饭就警铃大作,消防员放下筷子火速出警;处置完毕回到消防站继续年夜饭,警铃再次响起,消防员们又一次赶赴现场……

《火线救援》的摄制组,现场见证了这次全网关注的另类“吃播”。但对他们来说,这样的画面并不新鲜,甚至再正常不过。在横跨18个月的创作历程中,他们见证了消防救援队员们一次次的飞奔而出,也见证了他们守护城市运转背后的故事。

“10000个消防员守护了上海这座2400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他们是谁,他们从哪里来,有什么样的故事,这是我们所关心的。”郭静如是说。

见自己,见众生

《火线救援》的主角很年轻,平均二十多岁,各有各的故事。

虹口消防救援站的班长王大景,或许是观众认知度最高的一个。这位上得了高楼灭火、下得了河里救人的消防员,曾多次被媒体报道:在救援溺水市民时,他一路赤脚狂奔留下令人感动的身影;而为了实现考上中国消防救援学院的梦想,他训练、学习两不误,还登上了央视的舞台。

在纪录片中,王大景的故事则有着更多层面——作为业务骨干,他的能力毋庸置疑,但由于学习基础薄弱,他对考学一度缺乏信心。在长时间跟拍中,镜头记录下了这位年轻消防员的犹豫、纠结,也记录了下他的乐观、努力,他会自嘲“学得比别人慢忘得比别人快”,也会花50块钱买下“天道酬请”的横幅给自己打气,

消防员覃玲敬的故事,则可能让更多在沪打拼的异乡人心有戚戚。这是一个非常有家庭责任感的年轻人,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是他萦绕在心中的难题。

“家人生病需要你,希望你回归,又担心你的职业危险性非常高,你怎么选?我相信这是观众能感同身受的故事。”柯丁丁说,《火线救援》中有专门的篇章讲述消防员的家庭,“我们一直想回答,为什么他们会成为英雄?我的答案是英雄是要付出代价的,是要面对压力的,无论是来自工作或是家庭,我们希望更多人能了解他们。”

除了消防员的个人故事外,《火线救援》也还原出都市生活中不同人群的生活侧面,有冷暖,有悲喜。无论是被困电梯焦急等待的快递小哥,遭遇生活挫折的异乡女孩,消防员的救援都给他们带去了不同的慰藉。

郭静说,没有一帧的摆拍,没有一个安排好的画面,团队却捕捉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当然,在最终成片时,主创舍弃了一些过于伤感的生离死别,更多留住了普通人有共鸣的生活侧面,“我们也希望从这个片子里,大家可以了解到城市生活中人们面临的困境、难处,了解更多普通人的故事。”

比如,老年人们的求助与困扰。

有一回,一位独居的老人在家中摔倒,卡在桌子和床的缝隙里动弹不得。更糟糕的是,报警时,老人无意中说错了家庭住址,消防、公安、急救三方苦苦搜寻许久,才最终找到了老人的家。然而,面对老人“你们业务不熟练来晚了”的误解与投诉,没有人抱怨。

一位八十多岁独居老人与一只小壁虎的故事,则更显温暖:老人发现家中突然多了一只壁虎,紧张地拨打119求助,消防员抵达后,一边温和地和她交流,安抚她紧张的心情,一边将小壁虎放归户外。

在那一瞬间,观众看到的是“救援”二字厚重的意味,它帮助人们中化解孤独,回归常态,迎来新生。

见城市,见文明

《火线救援》开篇,记录了2020年5月20日虹口区九龙路某居民楼的一处火灾。当时现场燃烧建筑为一幢2层砖木结构老式居民楼,接到报警后,70多名来自不同中队的指战员赶到现场处置,迅速将火灾扑灭。

对摄制团队来说,这并不是一次容易捕捉的、常见的出警。

“像这种火情,城市里已经很少见了。这一方面是因为消防处置得好,另一方面也是防火检查、预防工作细致到位,在前期把危险防住了。”早在调研阶段,郭静就意外地发现,消防救援队伍的工作范围非常广泛,选非“救火”二字可以概括。尤其是在上海,近年火警的数量逐渐下降,消防救援队出警的数量却一直在上升,“为什么?消防救援队现在的要求是‘全灾种、大应急’,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往往火警只占到出警数量的30%,而真正需要出动大水枪灭火的,又占到火警的30%。”

不仅如此,摄制团队多达800余次的跟随出警几乎都是“小警”。“绝大多数的‘大警’都是因为没有及时处置才由小变大,但上海三警联动速度很快,每一次出警都是三方人员同时到场,及时搞定,避免事故的进一步升级。”在柯丁丁看来,这恰恰反映了上海城市管理的精细化与高效率,“出警的效率,可能会让观众目瞪口呆,然后会非常欣慰自己生活在这座城市。”

让柯丁丁印象深刻的一次出警,是一位母亲报警称,因为上班前的口角,十多岁儿子把自己锁在了位于31层楼的家里,甚至拆掉了密码锁的电池,母亲到下班时才发现有家难回。同时由于种种原因,母亲又拒绝了消防员破门而入的建议。

面对棘手的情况,来自消防、公安、急救的城市守护者们却始终保持着耐心。先是消防员冒着极大的风险,在31楼的高空中从邻居家爬窗入室,打开了第一道大门;随后,办案民警又苦口婆心地劝说反锁在卧室里的男孩,细致地为他做心理疏导,直到最终说服对方开门。

“反反复复敲门、劝说,没有人责备这个男孩,而是抱着非常理解他的心态和他沟通,告诉孩子,我们不是来责备你的,请你开门是要确保你的安全。甚至执法民警还告诉这个孩子,‘你和妈妈有矛盾,妈妈的方式方法错了,我们会批评教育她’。每个人都抱着非常强的保护未成年人的意识,执法的文明程度令人欣慰。”

未必惊天动地,却足够细水流长。从这个角度说,《火线救援》中一个个真实的、普通的救援故事,将帮助观众重新认识消防救援队伍,甚至进一步地看到上海这座超大城市流畅运转的基本逻辑——高效的城市管理机制,文明的执法方式,温暖细腻的社会关怀,当这一切严丝合缝地搭配在一起,才最终造就了一座让人幸福、安全的现代大都市。

记者手记:平视的意义

《火线救援》拍摄前,郭静和柯丁丁两位导演看过这样一段视频:一位消防员的母亲因为思念工作繁忙的消防员儿子,在听到消防警笛声后赶到了出警现场,默默地张望等待。而直到儿子的工作结束,队友一把他拉下车,两人才有了短短5秒的拥抱。

“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都是吸引我们要拍的原因。”他们反复提到,“英雄也是普通人,我们都是普通人”。

这份对英雄的平视,奠定了《火线救援》真实细腻的基调。没有惊悚的噱头,没有刻意的煽情,镜头里更多的是城市生活的日常——即便,几千分钟的素材里,让人心跳加速或泪流满面的段落,管够。

也是这份平视,让观众的共情与思索有了出口。“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不再是一句空话,镜头清清楚楚地展示出,在这座24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里,有这样一群与我们一样的血肉之躯在无声付出。每一次警铃响起,他们选择成为守护者,把人民的幸福生活放在自己的安全前面。

还是这份平视,贯穿了近年上海拍摄的多部专业题材纪录片,树立了一个个让人难忘的警察、医护、消防员的形象。在茫茫人海中,你我或许未必能准确认出他们的面容、叫出他们的名字,但透过一次次记录,他们被理解、被向往、被感激,更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期待成为他们,继承他们的事业与使命。

这,是纪录片送给英雄和普通人最好的礼物。我们共同感念、尊重、骄傲,然后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与这座了不起的城市,同呼吸,共拼搏。

标签: 火线救援 消防员 滚烫人生 人生

精彩放送